重庆会计网-重庆会计之家-重庆财政会计网站

重庆会计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计资讯 >

重庆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9)

时间:2017-02-08 14:52来源: 重庆会计之家/重庆会计网 作者:admin
第四章 优化创新资源布局 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坚持产城互动、产园一体、产研融合,着力优化创新资源布局,聚集创新主体,聚合创新要素,聚焦创新服务,聚变新兴产业,提升存量资源协同效应,优化增量资源

第四章  优化创新资源布局

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坚持产城互动、产园一体、产研融合,着力优化创新资源布局,聚集创新主体,聚合创新要素,聚焦创新服务,聚变新兴产业,提升存量资源协同效应,优化增量资源协同配置,着力提升创新整体效能,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形成多点多极支撑的创新发展格局。
一、优化五大功能区域创新资源配置
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定位,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优势特色,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服务链的高度协同,在良性互动中推动各功能区域实现创新发展,着力建设一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县,形成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区和区域创新中心。
突出特色,推进错位创新。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引导创新资源按需梯次配置,构建符合各功能区域发展定位的创新体系,推动各功能区域实现错位创新。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高校院所相对集中、生活配套环境良好的优势,重点依托两江新区和国家级高新区,打造高端科技创新载体,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加速形成创新极化效应,以示范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在城市发展新区,围绕汽车、化工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高端装备、页岩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布局建设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产业化与工程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引进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深化科技精准扶贫,加快建设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武陵山绿色发展示范区。
突出联动,强化协同创新。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思路,以加速产业创新发展为纽带,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区县(自治县)之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积极构筑和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注重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等重点区域培养高端人才,依托较为集中的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指导城市发展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特色资源合理利用和绿色产品的创新。
二、加快促进创新要素资源向重点园区聚集
集成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争取国务院有关部委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搭建创新合作的联动平台,认真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集成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我市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和开放优势,着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新型产业体系、制度创新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建成创新驱动引领区、军民融合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先导区,打造成为西部创新中心的“示范窗口”。聚焦制约创新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军民深度融合、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培养与引进、新型创新组织培育等方面探索示范。坚持人才为先,支持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面向全球引进院士、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等科技型领军人才(团队)。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创建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通用航空等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加快发展电子核心基础器件、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数字消费、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两江新区创新发展。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两江新区集聚,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生态营造、科技金融支撑、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切实增强区域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计划,着力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实施科技顶尖专家集聚、创新型企业家培育、高水平双创人才引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人才专项计划,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加快建设创业创新人才高地。推进创新载体支撑工程,围绕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石墨烯、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产权明晰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集聚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研发平台,打造一批特色众创空间,进一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到2020年,建成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在全市率先进入创新型区域行列,努力建成重庆的创新窗口,成为西部创新中心的核心展示区。
加速建设重点科技园区。按照五大功能区域产业定位,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园区,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格局,使科技园区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引导科技金融入园进企,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着力建设一批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全市技术、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先行区。加强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布局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国家级经开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型发展。推动园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标杆作用,引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府服务创新,整合平台、人才、政策等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示范发展格局,服务区域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
加大对两江新区、高新区等科技园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考核权重。到2020年,两江新区和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数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强度居全国同类开发区的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 重庆会计网cqkjw.org )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重庆会计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