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会计网-重庆会计之家-重庆财政会计网站

重庆会计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计资讯 >

重庆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11)

时间:2017-02-08 14:52来源: 重庆会计之家/重庆会计网 作者:admin
4.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推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等单位,共建实体研究机构,重点开展3D打印喷射材料配方优化及成型工艺、模具制作、成型设备研发等关键领域研究。 5.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


4.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推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等单位,共建实体研究机构,重点开展3D打印喷射材料配方优化及成型工艺、模具制作、成型设备研发等关键领域研究。
5.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依托已建成中国移动物联网全国运营管理平台等一系列物联网运营平台,共建实体研究机构,重点开展硬件制造、嵌入式软件与系统软件开发、物联网节点和接入系统与集成服务、系统营运与应用服务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研发,在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电网等八大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应用示范工程。
6.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公司、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理工清研凌创测控科技公司等单位,共建市场运作、独立法人研究机构,开展面向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检测和智能汽车产业的急需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产业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等。
7.功能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重庆材料研究院、重庆贵思科技发展公司等单位,共建市场运作、独立法人研究机构,主要金属材料研发、成果产业化、孵化创新企业、项目管理咨询等。
8.海洋装备技术研究院:推动中船重工集团在渝15家成员单位、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重庆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建市场运作、独立法人研究机构,围绕先进智能制造、能源装备、海洋装备和环境工程装备等重要领域,开展源头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工程化研发和成果孵化转移。
9.精准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上海东富龙医疗公司、重庆伯豪医学检验所、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建市场运作、独立法人研究机构,重点开展精准医疗领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搭建精准医疗业务平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精准医疗产业孵化平台、投融资平台和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第五章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发挥市场竞争对激发创新内生动力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加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集群。
一、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将更多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更多科技人才引入企业,更多创新资本投向企业,更多科技服务覆盖企业,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不断夯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扩大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决策的话语权,分层次、分行业、分区域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沟通交流机制,设立以企业家、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参与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全市科技规划聚焦战略需求,重点布局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领域。竞争类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技术线路和要素配置方式,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决策。支持由企业牵头实施市场导向明确的科研项目。
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更多运用普惠性政策,采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不断拓宽研发经费来源渠道。在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作为研发准备金,税前按实际支出额进行加计扣除,并按其新增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中小微企业实施更为优惠的奖励政策。
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倍增工程,引导和鼓励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以股份制、会员制等多种模式组建新型研发公司,使之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鼓励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使科技研发直接服务于企业创新、科研成果直接在企业转化。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实现翻番。
实施企业引才计划,建立人才市场化认定标准和奖励机制,重点支持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按照企业认定年薪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通过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多种方式,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
二、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
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对接国家“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加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开展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互动的新机制。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创建国家和市级产业创新中心。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创新产品,形成企业内部创新生态圈。支持创新链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以促进产业高端化为导向,鼓励更多国有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进国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争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同行业和全市平均水平。完善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创新的第一责任,加大对国有企业创新成效的考核权重,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作为企业上缴利润抵扣项。到2020年,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新产品产值率超过30%。
三、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制定科技型企业标准,健全财税、法律、评估、咨询等全流程中介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推动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服务向企业集结、政策向企业集成,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从“种子企业”到“领军企业”的良性发展梯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通过深化科技计划、科技金融、财税征管、商事制度等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激励科技型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构建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责任编辑: 重庆会计网cqkjw.org )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重庆会计继续教育